韓國嚴打奢侈品非法代購
2012年10月23日 10:04
隨著近年來韓國出入境人數(shù)的持續(xù)增加,非法代購名牌物品的現(xiàn)象也日漸突出,甚至出現(xiàn)了所謂的“理財”新方式。韓國關稅廳認為,違規(guī)違法代購現(xiàn)象之所以呈現(xiàn)爆發(fā)態(tài)勢,除了社會對奢侈品的過度追逐,部分人希望利用代購名牌逃過關稅牟利也是重要原因。韓國海關對此進行了專項打擊,但由于非法代購方式花樣百出,漏網(wǎng)之魚也不在少數(shù)。
奢侈品非法代購呈爆發(fā)態(tài)勢
韓國《中央日報》最近報道了剛剛發(fā)生的一起典型非法代購案件:今年8月末,搭乘由菲律賓宿務島前往韓國航班的韓國人李某在仁川國際機場接受了韓國海關的檢查。他在某免稅店中購買了價值3000美元的手表,但是海關人員并沒有從李某的行李或身上發(fā)現(xiàn)那塊手表。李某辯解稱“把它送給菲律賓當?shù)氐呐笥蚜恕薄5粫r間,海關人員檢查了從同一航班下來的黃某手腕,發(fā)現(xiàn)其手上佩戴的手表正是李某在免稅店里購買的那塊。黃某開始的時候一口咬定不認識李某,硬說是從韓國國內百貨店里買的。但是當海關人員詳細詢問在何時、何地、花多少錢購買該表時,李某和黃某無言以對了。黃某最終承認“是受朋友之托帶進來的”。由于李某和黃某都違反了韓國的關稅法,因此分別被罰款68萬韓元(1韓元約合0.005716人民幣),而手表也被沒收。
根據(jù)韓國相關法律,韓國人赴海外旅游無需申報就可以帶回國內的免稅品額度為400美元,但是很多人存在僥幸心理,試圖把在海外或免稅店購買的昂貴奢侈品(超過400美元)以不向海關申報的方式偷偷帶回韓國境內。
最近,韓國就流行所謂的“香奈兒理財”,即把價值數(shù)千美元的名牌包或名表偷偷帶回國內,再將其在網(wǎng)上甩賣后賺取差價。特別是最近利用親屬或旅行團把名牌商品夾帶回來的非法代購現(xiàn)象明顯增多。
根據(jù)韓國關稅廳10月15日透露的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今年8月,在僅僅半年多的時間內,韓國超過免稅額度入境人數(shù)就高達205000人,已經(jīng)達到去年全年揭發(fā)件數(shù)(24萬名)的85%。特別是非法代購大幅增加,其中購買超額名牌包的最多,達到3.8萬件,涉及金額高達94億韓元,比2010年分別增加31%和33%。
韓國新世界黨國會議員李萬雨10月15日出示的資料顯示,截至今年8月,韓國海關揭發(fā)的非法代購案件共有194起,涉案金額高達4.96億韓元。而2011年全年揭發(fā)的非法代購案件才81件,涉及金額2億零700萬韓元。也就是說,今年非法代購的金額比去年猛增1倍以上。在非法代購的物品中,最多的還是名牌包(145件),其次是名表(36件)、黃金首飾(8件)、名牌服裝(3件)等。
韓國海關開展專項整治
在韓國,非法代購被查出將接受嚴厲處罰。不僅是委托人,代購的跑腿人也要接受處罰。非法代購的商品要被海關沒收,并分別處以商品實際價格20%至60%的罰金。
截至今年8月,韓國海關因為非法代購而征收的罰金高達1億9800萬韓元(約合1131849人民幣),比去年全年(8500萬韓元)高出1倍。根據(jù)韓國的統(tǒng)計,2011年超出限額入境最多的品牌是路易威登,涉及金額4744億韓元,排名第二的是耐克,涉及金額4652億韓元,其后依次是香奈兒(4296億韓元)、古琦(2522億韓元)、卡地亞(2052億韓元)等。
導致很多人冒著被海關查緝的危險不惜利用代購將海外名牌包帶回韓國國內的主要原因是境內外名品的價格差十分懸殊。以最近在韓國非常走紅的香奈兒“2.55復古大號包”為例,在百貨店內的銷售價是740萬韓元,而同樣的包在法國花540萬韓元就可以買到。也就是說,如果逃稅成功,非法代購一個這樣的包,獲得的差價足以將往返機票和旅行費用賺出,這也是韓國最近出現(xiàn)的所謂“理財”新方式。
名牌在韓國國內售價如此昂貴,除了韓國人喜愛名牌的風氣長盛不衰導致名品不愁賣以外,部分商家的故意漲價也是重要因素。以香奈兒“2.55復古大號包”為例,該包2008年在韓國國內的售價為334萬韓元,但2010年則上漲到539萬韓元,今年又再次將價格上調至740萬韓元。普拉達(Prada)去年就把在韓國國內賣得好的商品價格平均上調5%左右,路易威登去年也兩次上調商品價格。
根據(jù)去年生效的韓歐自由貿易協(xié)定(FTA),韓國對產(chǎn)自歐洲的包大幅下調了相關關稅,但韓國消費者并沒有從中獲得實惠,歐洲部分名牌反而上調了商品的價格。因為這些品牌推行所謂的奢侈品戰(zhàn)略,相信“價格越貴越好賣”。正是韓國社會對名牌的過度熱衷,才導致部分名牌敢要高價,這種荒唐的高價政策助長了非法代購現(xiàn)象的蔓延。
特別是從2013年開始,韓國將對境內出售的奢侈品征收個別消費稅,因此韓國國內的名品價格可能繼續(xù)上漲,而非法代購現(xiàn)象有可能更加嚴重。
為了遏制越來越多的非法代購和免稅品超額現(xiàn)象,韓國關稅廳在今年夏季集中休假的7月16日至8月31日進行了集中打擊。今年上半年的韓國出國旅行的人數(shù)為2163萬人,同比增加16%。此前韓國海關對國際航班旅客的行李抽檢率為30%,而集中打擊期間則略有提高。根據(jù)韓國海關有關規(guī)定,如果在國外旅行結束后,回國時不如實進行海關申報,那么被查出的違禁物品將施加30%的稅,而代購等明顯違法行為,將采取沒收物品等嚴厲處罰。
代購花樣百出打擊難度大
在韓國仁川機場的海關檢查現(xiàn)場,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很多人在給別人代購被海關檢查出來后,都表現(xiàn)得一臉無辜,表示這是幫別人帶的,希望免除處罰。還有的人干脆聲稱代購物品是在國外買的“假貨”,希望蒙混過關。甚至還有的人聲稱,這是給親戚帶的禮品,并質疑“不是自己用為何要繳納關稅?”這其中,最笨的方法是硬行闖關。
然而,最近各種新的代購方法花樣百出,層出不窮,很多時候海關人員也難以察覺。比如有人在出境的時候帶了一件很便宜的樂器,并裝在樂器盒中,等到國外后將該樂器扔掉或送人,然后購買高價樂器并放入原先的樂器盒中,并企圖夾帶通過海關。在這種情況下,海關人員很難進行稽查。
最近,非法代購的另一流行趨勢是“時間差入境”,這樣也可以規(guī)避海關的查緝。比如A和B同時去海外,A在免稅店購買超額奢侈品,在回國的時候,受到委托的B可能乘坐同一天別的航班,或錯開一天回國,以幫A帶回一部分物品。不僅如此,希望代購的人還有可能利用因特網(wǎng)尋找代購跑腿人,并在事成后給予部分經(jīng)濟回報,這種方式更加難以查處。
仁川機場海關今年2月還公布了對一個海外代購二手奢侈品團伙的查處情況。今年39歲的裴某,在看到二手名品包在韓國非常受歡迎后,產(chǎn)生了借此牟利的念頭。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裴某等3人在日本購買二手名貴皮包和手表,然后委托給有回韓國計劃的熟人,請他們以自用品的名義免稅帶入韓國。不僅如此,裴某等還利用首爾、釜山等多個地點,通過郵寄的方式將這些二手名品郵寄回韓國,由于收貨人地點比較分散,因此逃過了海關的監(jiān)管。裴某等在過去3年中共通過此種方式代購價值5億韓元的二手名品,并通過自己開設的網(wǎng)站對外銷售,一般是比購入價加價30%至40%進行銷售。目前,不僅裴某等3人被韓國警方立案,幫助其代購的另外7名韓國人也被處以5000萬韓元的罰金。
(編輯:Jesse)